航空资料室_民航资料_航空手册_飞行手册_机务手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规 > CAAC > 中国民航法规CCAR >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关于第三次修订《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的决定 CCAR-25-R3.pdf52页

显示该文档阅读器需要flash player的版本为10.0.124或更高!

文档简介
  • 上传作者:航空
  • 上传时间:2017-08-31
  • 浏览人气

文档路径主页 > 法规 > CAAC > 中国民航法规CCAR >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关于第三次修订《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的决定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关于第三次修订〈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的决定》(CCAR-25-R3)已经2001年5月14日中国民 用航空总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85年12月31日制定,1990年7月18日第一次修订,199 5年12月18日第二次修订的《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根据本决定修订后重新公布。) 一、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25部《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自1985年12月31日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发布以来,已经过199 0年7月18日的第一次修订和1995年12月18日的第二次修订。随着航空科学技术的进步、航空工业和航空运输业的发展以及 人们对航空安全性认识的深化,适航标准自身也在不断发展和更新。为保持我国适航标准与国外适航标准在安全水平上的一致性,促进 我国民族航空工业的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强与国际间的交往,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决定对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25部《运输类飞机适航标 准》(CCAR-25)进行第三次修订。 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25部《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CCAR-25)第三次修订的内容包括修订§25.101总则、§25.1 05起飞、§25.107起飞速度、§25.109加速-停止距离、§25.113起飞距离和起飞滑跑距离、§25.115起 飞飞行航迹、§25.119着陆爬升:全发工作、§25.121爬升:单发停车、§25.125着陆、§25.143总则、§ 25.145纵向操纵、§25.149最小操纵速度、§25.201失速演示、§25.203失速特性、§25.253高速特 性、§25.305强度和变形、§25.321总则、§25.331对称机动情况、§25.333飞行机动包线、§25.33 5设计空速、§25.341突风和紊流载荷、§25.343设计燃油和滑油载重、§25.345增升装置、§25.349滚转 情况、§25.351偏航机动情况、§25.363发动机和辅助动力装置支架的侧向载荷、§25.365增压舱载荷、§25.3 71陀螺载荷、§25.373速度控制装置、§25.391操纵面载荷:总则、§25.415地面突风情况、§25.427非 对称载荷、§25.445辅助气动力面、§25.473着陆载荷情况和假定、§25.479水平着陆情况、§25.481尾沉 着陆情况、§25.483单起落架着陆情况、§25.485侧向载荷情况、§25.491滑行、起飞和着陆滑跑、§25.49 3滑行刹车情况、§25.499前轮侧偏与操纵、§25.561总则、§25.571结构的损伤容限和疲劳评定、§25.73 5刹车、§25.783舱门、§25.785座椅、卧铺、安全带和肩带、§25.807应急出口、§25.810应急撤离辅助 设施与撤离路线、§25.811应急出口的标记、§25.812应急照明、§25.813应急出口通路、§25.831通风、 §25.832座舱臭氧浓度、§25.841增压座舱、§25.853座舱内部设施、§25.855货舱和行李舱、§25.8 57货舱等级、§25.858货舱或行李舱烟雾或火警探测系统、§25.903发动机、§25.1091进气、§25.118 5可燃液体、§25.1447分氧装置设置的规定、§25.1533附加使用限制共计63条条款和附录F第Ⅱ部分座椅垫的可燃 性、附录F第Ⅳ部分测定热辐射下客舱材料热释放速率的试验方法;新增§25.1517颠簸气流速度1条条款。 修订后的条款内容如下: §25.101总则 (a)除非另有规定,飞机必须按周围大气条件和静止空气满足本分部适用的性能要求。 (b)受发动机功率(推力)影响的性能必须基于下述相对湿度: (1)对于涡轮发动机飞机: (i)在等于和低于标准温度时,相对湿度为80%; (ii)在等于和高于标准温度加28℃(50°F)时,相对湿度为34%。在这两种温度之间,相对湿度按线性变化。 (2)对于活塞发动机飞机,标准大气下相对湿度为80%。发动机功率的蒸气压力修正按下表: ------------------------------------- 高 度 | 蒸气压力 | 比 湿 度 | 相 对 密 度 H | e | W | σ 〔米〕 |〔毫米汞柱〕 |〔公斤水蒸气/公斤|〔ρ/零高标准大气密度〕 | | 干燥空气〕 | ------|-------|---------|------------ 0 |10.2 |0.00849 |0.99508 ------|-------|---------|------------ 250 |9.21 |0.00786 |0.97179 ------|-------|---------|------------ 500 |8.28 |0.00727 |0.94886 ------|-------|---------|------------ 750 |7.43 |0.00672 |0.92637 ------|-------|---------|------------ 1,000 |6.66 |0.00621 |0.90424 ------|-------|---------|------------ 1,250 |5.96 |0.00572 |0.88248 ------|-------|---------|------------ 1,500 |5.32 |0.00527 |0.86113 ------|-------|---------|------------ 1,750 |4.75 |0.00485 |0.84015 ------|-------|---------|------------ 2,000 |4.24 |0.00445 |0.81955 ------|-------|---------|------------ 2,250 |3.77 |0.00408 |0.79933 ------|-------|---------|------------ 2,500 |3.34 |0.00374 |0.77949 ------|-------|---------|------------ 2,750 |2.97 |0.00342 |0.76000 ------|-------|---------|------------ 3,000 |2.63 |0.00312 |0.74086 ------|-------|---------|------------ 4,500 |1.22 |0.00176 |0.63353 ------|-------|---------|------------ 6,000 |0.531 |0.000934 |0.53829 ------|-------|---------|------------ 7,500 |0.217 |0.000467 |0.45453 ------------------------------------- ------------------------------------- 高 度 | 蒸气压力 | 比 湿 度 | 相 对 密 度 H | e | W | σ 〔英尺〕 |〔英寸汞柱〕 | 〔磅水蒸气/磅 |〔ρ/零高标准大气密度〕 | | 干燥空气〕 | ------|-------|---------|------------ 0 |0.403 |0.00849 |0.99508 ------|-------|---------|------------ 1,000 |0.354 |0.00773 |0.96672 ------|-------|---------|------------ 2,000 |0.311 |0.00703 |0.93895 ------|-------|---------|------------ 3,000 |0.272 |0.00638 |0.91178 ------|-------|---------|------------ 4,000 |0.238 |0.00578 |0.88514 ------|-------|---------|------------ 5,000 |0.207 |0.00523 |0.85910 ------|-------|---------|------------ 6,000 |0.1805 |0.00472 |0.83361 ------|-------|---------|------------ 7,000 |0.1566 |0.00425 |0.80870 ------|-------|---------|------------ 8,000 |0.1356 |0.00382 |0.78434 ------|-------|---------|------------ 9,000 |0.1172 |0.00343 |0.76053 ------|-------|---------|------------ 10,000|0.1010 |0.00307 |0.73722 ------|-------|---------|------------ 15,000|0.0463 |0.00171 |0.62868 ------|-------|---------|------------ 20,000|0.01978|0.000896 |0.53263 ------|-------|---------|------------ 25,000|0.00778|0.000436 |0.44806 ------------------------------------- (c)性能必须对应于在特定周围大气条件、特定飞行状态和本条(b)规定的相对湿度下的可用推进力。该可用推进力必须与不 超过批准的功率(推力)扣除下列损失后的发动机功率(推力)相对应: (1)安装损失; (2)特定周围大气条件和特定飞行状态下由附件及辅助装置所吸收的功率或当量推力。 (d)除非另有规定,申请人必须选择飞机的起飞、航路、进场和着陆形态。 (e)飞机形态可随重量、高度和温度变化,使之适合本条(f)要求的操作程序。 (f)除非另有规定,在确定加速-停止距离、起飞飞行航迹、起飞距离和着陆距离时,改变飞机的形态、速度、功率(推力), 必须按照申请人为使用操作所制定的程序进行。 (g)必须制定与§25.119和§25.121(d)中规定的条件相应的执行中断着陆和中断进场的程序。 (h)按本条(f)和(g)所制定的程序必须: (1)在飞机服役中能够由具有中等技巧的机组一贯正确地执行; (2)采用安全可靠的方法或装置; (3)计及在服役中执行这些程序时可合理预期的时间滞后。 (i)§25.109和§25.125条所规定的加速-停止距离和着陆距离必须在飞机全部的机轮刹车装置处于它们所允许磨 损范围的完全摩损极限状态下确定。 §25.105起飞 (a)必须确定在下列条件下,§25.107所述的起飞速度、§25.109所述的加速-停止距离、§25.111所述的 起飞航迹及§25.113所述的起飞距离和起飞滑跑距离: (1)申请人所选定的使用限制范围内的每一重量、高度和周围温度; (2)所选定的起飞形态。 (b)为确定本条所需数据而用的起飞,不得要求特殊的驾驶技巧或机敏。 (c)起飞数据必须基于下列条件: (1)对于陆上飞机和水陆两用飞机; (i)平整、干和湿的并有硬质道面的跑道;和 (ii)申请人如有选择时,带沟槽,或多孔摩擦的湿硬质道面的跑道; (2)对于水上飞机和水陆两用飞机,平静的水面; (3)对于滑橇式飞机,平整、干燥的雪地。 (d)在所制定的该飞机使用限制范围内,起飞数据必须计及下列项目的使用修正因素: (1)沿起飞航迹不大于名义风逆风分量的50%,和沿起飞航迹不小于名义风顺风分量的150%; (2)跑道有效坡度。 §25.107起飞速度 (a)V1 必须根据VEF 制定如下: (1)VEF 是假定临界发动机失效时的校正空速。VEF 必须由申请人选定,但不得小于按§25.149(e)确定的VMCG; (2)V1 是申请人选定的起飞决断速度,以校正空速表示。但V1 不得小于VEF 加上在下述时间间隔内临界发动机不工作该飞机 的速度增量,此时间间隔指从临界发动机失效瞬间至驾驶员意识到该发动机失效并作出反应的瞬间,后一瞬间以驾驶员在加速-停止试 验中采取最初的减速措施(例如,施加刹车,减少推力,打开减速装置)为准。 (b)V2MIN,以校正空速表示,不得小于: (1)1.2VS,用于: (i)双发和三发涡轮螺旋桨和活塞发动机飞机; (ii)无措施使单发停车带动力失速速度显著降低的涡轮喷气飞机; (2)1.15VS,用于: (i)三发以上的涡轮螺旋桨和活塞发动机飞机; (ii)有措施使单发停车带动力失速速度显著降低的涡轮喷气飞机; (3)1.1VMCA,VMCA 按§25.149确定。 (c)V2,以校正空速表示,必须由申请人选定,以提供至少为§25.121(b)所要求的爬升梯度。但V2 不得小于: (1)V2MIN; (2)VR 加上在达到高于起飞表面10.7米(35英尺)高度时所获得的速度增量(按照§25.111(c)(2))。 (d)VMU,为校正空速,在等于和高于该速度时,飞机可能安全离地并继续起飞。VMU 速度必须在申请审定的整个推重比范围 内由申请人选定。这些速度可根据自由大气数据制定,条件是这些数据为地面起飞试验所证实。 (e)VR,以校正空速表示,必须按照本条(e)(1)至(4)的条件选定: (1)VR 不得小于下列任一速度: (i)V1; (ii)105%VMCA; (iii)使飞机在高于起飞表面10.7米(35英尺)以前速度能达到V2 的某一速度(按§25.111(c)(2)确定); (iv)某一速度,如果飞机在该速度以实际可行的最大抬头率抬头,得到的VLOF 将不小于全发工作VMU 的110%,且不小于 按单发停车推重比确定的VMU 的105%; (2)对于任何一组给定的条件(例如重量、形态和温度),必须用根据本款确定的同一个VR 值来表明符合单发停车和全发工作 两种起飞规定; (3)必须表明,当采用比按本条(e)(1)和(2)制定的VR 低5节的抬头速度时,单发停车起飞距离不超过与采用所制定 的VR 对应的单发停车起飞距离。起飞距离必须按§25.113(a)(1)确定;
飞行翻译公司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关于第三次修订《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的决定 CCAR-25-R3.pdf
标签自定义标签:
常用链接:中国航空网 中国通航网 中国公务机网 中国直升机网 民航词典 航空词典 飞行词典 机务词典 飞行翻译 民航翻译 航空翻译 飞机翻译 蓝天翻译 通航翻译 直升机翻译 公务机翻译 机务翻译 翻译民航 翻译飞行 翻译飞机 翻译机务 翻译公务机 翻译直升机 翻译通航 Pilot Jobs 飞行学校 航空器材 Aviation Translation 飞行员英语培训网 航空人才网 航空论坛 蔚蓝飞行翻译公司 北京天航翻译公司 北京飞翔翻译公司
关于我们 | 备案:粤ICP备06006520号
© CopyRight 2006-2020 航空资料室 All Rights ReservedQQ:33066255在线客服
蓝天飞行翻译公司版权声明